11月11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王向阳莅临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调研指导学生工作,并与学院学工队伍进行座谈交流,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志刚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志刚代表学院作了学生工作专题汇报,全面介绍了学院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学生管理与服务、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要举措、成效与未来规划。在听取完汇报后,王向阳副书记与参会辅导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辅导员们结合一线工作实际,围绕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生涯规划、安全保障等具体工作分享了心得体会。

王向阳副书记对物信学院学生工作的扎实基础和辅导员队伍的辛勤付出给予了肯定。针对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他对学院下一步学生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要推动思政力量下沉,筑牢育人阵地。 强调辅导员必须深入学生一线,精准了解学生需求,将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
二要发挥学科育人优势,打造特色品牌。 鼓励将专业教育、科研实践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要聚焦特殊学生群体,强化精准帮扶。 要求建立健全关怀机制,加强对各类困难学生的支持与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四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要完善培养与发展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强保障。
此次调研座谈会为物信学院进一步做好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学院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校党委的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会前,王向阳副书记一行在学院党委书记魏金明的陪同下,参观了“红心匠行——福州大学义务维修志愿服务主题馆”,详细了解了该品牌项目在结合专业特色、服务师生群众、弘扬志愿精神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这一实践育人模式给予了积极评价。

红心匠行——福州大学义务维修志愿服务主题馆简介
红心匠行——福州大学义务维修志愿服务主题馆,生动展现了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物理及无线电工程系)义务维修志愿服务队四十余载薪火相传的奋斗历程与育人成果。主题馆内容分为三大篇章:“岁月鎏金・征程回眸”回顾了队伍从校内起步的星星之火,到逐步规范化、常态化,直至党的十八大后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的历程,它依托党、团支部建设,助力学院成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实现了从服务到育人的升华。“红芯领航・匠心印记” 重点展示了队伍的三大核心特色:一是党建引领,通过“双培双促”、“五维联动”等机制,确保正确方向,党员先锋作用突出;二是人才培养,构建“学、练、创、传”四阶体系,将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深度融合;三是社会服务,构建了涵盖电器维修、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扶弱助残、基层治理的五大服务体系,彰显科技为民初心。“硕果盈枝・光耀征程” 集中呈现了队伍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服务成效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主题馆全面诠释了“党建红领航方向,科技蓝赋能民生,志愿金温暖人间”的“红心匠行”特色文化,作为党建引领下的思政教育载体、团建实践阵地和志愿服务平台,主题馆充分彰显了党建带团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特色,深度契合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内在要求,是福州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与服务社会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和重要育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