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物信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物信 正文
闽都教育(2021-07-25):挑战“卡脖子”技术!快来福大看这些“极客战队”的创新Idea
发表日期:2021-07-27 阅读:

2021年7月23日至25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芯海杯”华南赛区决赛暨集成电路人才对接会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举办。


“芯海杯”是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级别最高、知名度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赛事。


华南赛区决赛也是福州大学首次承办这一重要赛事,共吸引了华南地区集成电路领域高校师生参与到芯片设计、系统设计及测试等方向的创新实践中。
来自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18所高校共142支队伍的300余名学子展开了激烈角逐,一批优秀参赛项目脱颖而出。


24日答辩当天,选手们穿着统一的白色上衣、戴着蓝色的“学生参赛证”陆续出现在福大教学楼。他们按照顺序依次进入教室答辩,在讲台上,参赛选手展示团队精心准备的PPT和参赛作品,面对评审“挑剔”的目光,专心致志地阐述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最终成果。

讲解现场看似波澜不惊,实则作品PK“硝烟弥漫”。


最终,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的16支队伍获得一等奖,28支队伍荣获二等奖,53支队伍荣获三等奖;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8所高校获得分赛区优秀组织奖。



参赛团队采访

来自福州大学的研究生陈俊杰、袁磊、卓鹏程在决赛中荣获二等奖,他们的参赛作品:高瞬态响应的低功耗无片外电容LDO设计。
这是一款无外接电容的LDO电路,运用了先进的SMIC 40nm 工艺。陈俊杰和袁磊也曾参加过上一届的“芯海杯”大赛,但未能获得名次,陈俊杰在采访中说:“这次比赛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和教训,全力冲刺,因为明年就研三了没机会参赛了,所以这次我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从最初一小部分的版图设计到确认最终的性能参数,他们从今年三月份准备至今,在实验室通宵达旦,三个人铆足了劲地研究、测试,最终在赛方要求的性能指标基础上,他们优化了各项指标,超额完成任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来的大二学生徐子涵、张文逸和陈子民组成了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准备了两个比赛项目:一项是基于Nexy video开发板进行人脸特征实时检测,预测年龄;另一项是基于FPGA对人脸年龄识别网络、手写数字识别网络的卷积神经网络极速器。


三位本科生都是第一次参与“芯海杯”的比赛,没有经验的他们在准备比赛期间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网络结构太大,一开始制作的人脸识别项目无法放上开发板,但他们没有放弃尝试,运用同样的逻辑原理,重新设计了一款专注手写数字识别的加速器。


由于首次参赛就要兼顾两个项目的设计和落实,他们着实下了一番苦功。毕竟才大二,对于专业技术知识还有所欠缺,他们从零开始,查询资料、询问老师、逐层检测,从数据到硬件,各项击破。
“通过这次比赛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就是这段赛程最大的收获。”3位选手相视而笑。
“光动创梦”是一支来自暨南大学物理系的团队,他们的参赛作品:基于V-6501 DMD芯片和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和单像素成像系统。据记者了解,他们团队已经在该领域发表四篇高质量SCI论文。团队的项目负责人高玉馨曾经在2020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院赛中获得二等奖,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得铜奖。拥有丰富竞赛经验的大三学姐带领大一的赵稼国和大二的马心元共同参加此次比赛。实际上,这次参赛作品的主题,两年前他们就开始研究了。3人从大一开始就参与了专注于单像素成像的课题小组,对于科研的热情将他们聚集到一起,为了同样的理想和信念共同执着奋斗。在这次比赛中,他们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据悉,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既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了福建省的集成电路产业,也促进了我省产业与人才的融合发展。大赛同期举办了集成电路人才对接会,十余家来自华南地区的集成电路企业参加了对接,进一步加强了大赛“以赛引才、以赛聚才”的积极作用。

闽都教育:https://mp.weixin.qq.com/s/YcoxBjvjjnY7v7jWO3PO6g